中医健道首页>>老年人肺气肿的诊断方法

诊断方法

症状

肺气肿发病徐缓,病程漫长,稳定期-加重期交替。

1.症状

(1)咳嗽咳痰:肺气肿患者常有多年的咳嗽咳痰史,稳定期咳嗽,咳痰可较轻,为白色黏痰;合并呼吸道感染时咳嗽,咳痰加重,为脓痰。

(2)胸闷气急:早期多在活动后如登楼或快步行走时感气急;逐渐发展到平路行走时亦感气急;后期则在起居活动,如洗脸,刷牙,系鞋,穿衣,说话,甚至静息时也感气急,病人常喜取前俯坐位(可使辅助呼吸肌参与活动),缩唇呼气或出现呼气呻吟。

(3)疲乏,纳差,体重减轻等:在老年肺气肿患者中十分常见。

(4)发热:合并感染时常有发热。

嗜睡或烦躁不安,神志障碍,头痛,多汗,手扑翼样震颤等,多提示合并有呼吸衰竭的可能。

尿少,下肢水肿,唇指发绀,心慌等,多提示合并有肺心病右心衰竭的可能。

2.体征

早期多无异常,严重者可见“桶状胸”,老年肺气肿由于发病年龄较晚,此时肋软骨已钙化,所以老年肺气肿患者中典型的桶状胸并不多见,但常见有肋间隙增宽,肺叩诊呈过清音,肝浊音界下移,心浊音界缩小或消失,呼吸音和语音减弱,呼气延长,有时肺底可闻干湿啰音,心音低远。

合并有呼吸衰竭者还可见血压升高,发绀,球结膜水肿,眼球震颤,两侧瞳孔大小不一,手扑翼样震颤等。

合并有右心衰竭者还可见发绀,颈静脉怒张,肺动脉瓣第2音亢进或分裂,肝脏肿大,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下肢凹陷性水肿等。

3.分型与分期

(1)分型:如上所述,肺气肿发生存在2种模式:病因-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病因-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阻塞性肺气肿或COPD在临床表现上可以分为2种类型,即气肿型亦称红喘型(PP型)和支气管炎型亦称紫肿型(BB型);还有一些患者不符合以上两型的典型表现,亦称之谓“混合型”(X型)。

①BB型:患者的支气管炎症病变比较严重,肺气肿病变较轻,咳嗽,咳痰史突出,体型多较胖,常有发绀,颈静脉怒张和下肢水肿,肺底常可闻干,湿啰音,肺通气功能损害明显,弥散功能正常,常存在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血细胞比容增高,该型患者多患有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易发展为呼吸衰竭或心力衰竭,预后较差,高龄患者中少见此型。

②PP型:患者的肺气肿病变较重,慢性支气管炎病变较轻,多见于老人,体质消瘦,气促明显,一般没有发绀,常取特殊体位——两肩高耸,两臂扶床(椅),吹哨样呼气,X胸片肺透亮度明显增高,肺纹理减少,残气率明显增高,通气功能损害较轻,血细胞比容正常,血气检查多正常或轻度损害。

(2)分期与分度:

①美国胸科协会1972年曾将肺气肿分为5期:

一期(无症状期):患者无明显症状,X线和肺功能检测无明显异常,只有在病理切片上有轻度的肺气肿改变。

二期(肺通气功能减退期):患者可能有咳嗽,咳痰,气短,气促,查体及X线检查有肺气肿征,肺功能检测有通气功能障碍和残气量增加。

三期(低氧血症期):除以上表现外还有发绀和PaO2降低。

四期(二氧化碳潴留期):患者可能出现神志和意识障碍,PaCO2升高。

五期(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期):它又分为代偿期与失代偿期。

检查

动脉血气检查:动脉血氧分压(PaO2)早期可以在正常范围,即预计值~-1.3kPa(10mmHg)(预计值:坐位104.2mmHg-0.27×年龄;卧位:103.5mmHg-0.42×年龄;或13.3kPa-0.04×年龄);后期可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预计值-1.3kPa(10mmHg)],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在早期可以正常[4.7~6.0kPa(35~45mmHg)],后期可能有不同程度的增高[>6.0kPa(45mmHg)];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在早期可以正常,后期可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95%);肺泡气-动脉血氧分压差(A-aDO2)增大[≥2.7kPa(20mmHg)]。

1.X线检查:肺透光度增强,肺纹理减少,横膈低平,肋骨走行变平,肋间隙增宽,心影悬垂,也可以表现为肺纹理增强,心影增大,右下肺动脉增宽。

2.肺功能检查肺总量(TLC),残气量(RV),功能残气量(FRC)升高;肺活量(VC)正常或降低;最大通气量(MBC),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0),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EF),最大呼气流量容积(MEFV)等反映通气功能指标显著下降;一氧化碳肺弥散量(DLco)降低。

诊断鉴别

老年肺气肿应与肺结核,肺部肿瘤,职业性肺病等鉴别,临床表现结合胸部X线,CT,MRI,痰检,纤维支气管镜等检查,鉴别并不困难,重要的是它们常同时存在,不要因为肺气肿而放松了对后者的警惕。

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均存在气流阻塞性损害,三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可互为因果。

【۩相关文章】
【☺用户提问】
© 2015-2016 vjvd.com All Rights cancer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