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道首页>>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概述

概述

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是由副溶血性弧菌所致。临床以急性起病,腹痛、吐泻、发热等特征。重症型常出现失水、休克症状。于1950年10月从日本大阪市发生的一起咸沙丁鱼食物中毒的患者肠道排泄物和食物中首次分离出副溶血性弧菌。随后1955年在日本新潟因食用近海鱼类乌贼引起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有2万居民得病。在日本,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约占细菌性食物中毒的70%~80%。1958年上海市防疫站也从烤鸭所致食物中毒的患者中分离出此菌以后在我国日本、印度、美国等许多国家均陆续报道有本病的发生。

流行病学:

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1.传染源副溶血性弧菌主要存在于浅海水中,附着海洋生物体表生长繁殖,故主要传染源为海产品食物其中以乌贼、黄鱼、蛏子、海蜇头等带菌率较高,其带菌部位主要是体表、鳃和排泄腔。我国尚发现在近海河中淡水鱼也有较高的带菌率。在发病初期患者排菌量大,可作为传染源。虽然患者和带菌者可成为传染源,但由于患者带菌时间短,仅3~5天。上海市一次健康人群带菌率调查,除水产工、渔民可达5%外,机关工作人员健康搜索一般不超过0.5%,故患者和带菌者作为传染源意义健康搜索不大。

2.传播途径为食物传播,有时发生食物性暴发流行。发生的原因主要是:①食品加热不彻底未达到灭菌目的,生食海制品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②制作不符合卫生要求,如熟食被接触过生海产品的刀、砧板容器等污染;③熟食保管不善,一旦受到副溶血性弧菌污染,增代时间仅10min,故易于大量繁殖,达到足以致病菌量。

3.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虽然病后可获低滴度抗体,但消失快,产生免疫力不持久,加之血清型亦多,故可反复感染发病。但有人观察同时进餐者,沿海地区居民较外来人员发病率低,认为沿海居民经常暴露少量细菌似能获一定免疫力。

4.发病季节、地区及年龄发病期多在5~11月,以7~9月为高峰期。呈世界性分布,我国和日本发病率最高。由于气温能影响海产品及被污染食物的细菌繁殖,故在气温较高的沿海及海岛地区发病率较高,常呈暴发流行。各年龄组均可发病,最幼为2月,最长81岁,其中以青壮年居多。

【۩相关文章】
【☺用户提问】
© 2015-2016 vjvd.com All Rights cancer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