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道首页>>杜若的植物文化

植物文化

编辑

史料记载:

《本草图经》:杜若“叶似姜,花赤色,根似高良姜而小辛,子如豆蔻,二月八日采根暴干用。”[5]

在药用上,明以前的本草对杜若多有记载,如上,杜若至清代本草中已不复收录。那么杜若的原植物是什么,有多种说法。[6]

一说杜衡,如《本经》所载杜若“一名杜衡”。杜衡(AsarumforbesiiMaxim)为马兜铃科草本植物,以根、根茎或全草入药。因含有黄樟醚和丁香油酚,其气芳香。其植株不高(二三十厘米),叶为宽心形或肾状心形。[7]

是说有值得探讨之处在于,古人对杜若与杜衡是两种植物应当是分得很清楚的,如《九歌·山鬼》中同时出现有杜若与杜衡的全称:“被石兰兮带杜衡”“山中人兮芳杜若”。说它们都是香草不必疑惑,如果说是同一种植物就值得大大商榷了。[8]

一说植物竹叶花的别名(药材名竹叶莲),如《中药大辞典》。竹叶花(又名杜若)PolliajaponicaThunb.为鸭跖草科草本植物,以根茎或全草入药。植株高30~80厘米,叶互生,长椭圆形。[9]

但竹叶花的花是白色的,与古代杜若“花赤色”的描述显然不符。宋代雷敩有

一说高良姜,如《纲目》《梦溪笔谈》。宋·沈括《梦溪笔谈·补笔谈卷三·药议》云:“杜若,即今之高良姜,后人不识,又别出高良姜条,如赤箭再出天麻条……诸药例皆如此,岂杜若也。后人又取高良姜中小者为杜若,正如用天麻、芦头为赤箭也。又有用北地山姜为杜若者。杜若,古人以为香草,北地山姜,何尝有香?高良姜花成穗,芳华可爱,土人用盐梅汁淹以为菹,南人亦谓之山姜花,又曰豆蔻花。《本草图经》云:‘杜若苗似山姜,花黄赤,子赤色,大如棘子,中似豆蔻,出峡山、岭南北。’正是高良姜,其子乃红蔻也,骚人比之兰、芷。”高良姜Alpiniaof-ficinarumHance为姜科山姜属草本植物,植株高30~80厘米,叶披针形。此药又有称为“小良姜”者。所以有人考证后认为,杜若应为小良姜,即上种;而古代所用的高良姜乃“大良姜”,异名山姜,即同属的大高良姜Alpiniagalanga。[10]

至此,到底该从何处寻杜若,还值得继续研究。[11]

另注:杜若、高良姜入药部位为根茎。但诗中吟咏的杜若很可能是这种植物的花序,二者在部位上可能不同,因有见杜若为“姜花”之说(据说“姜花”很香,当胜其根)。[12]

陈子昂的《感遇(其二)》中“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中的“若”即指杜若。[13]

【花语】

信任,信赖(说法多种)

【۩相关文章】
© 2015-2016 vjvd.com All Rights cancer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