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道首页>>爵床的药用价值

药用价值

编辑

全草入药,治腰背痛、创伤等。本品在东汉前已载入《神农本草经》,但宋代以后很少人官药而沦为草药。

药源相关

考证:出自《 神农本草经》。

①《唐本草》:爵床,似香荣,叶长而大,或如茬且细。生平泽熟田近道旁。

②《纲目》:爵床,原野甚多,方茎对节,与大叶香蕾一样,但香蕾搓之气香,而爵床搓之不香,微臭,以此为别。

③《纲目拾遗》:小青草,五月生苗,叶短小,多茎,不甚高,开花成簇,红色两瓣,与大青同,但细小耳。《纲目》'小青'条集解下引《图经》,生福州,三月生花,亦不载其形状,未免失考,且主治亦别。《圃事须知》小青一名 淡竹花, 比则另是一种。

别名:孩儿草、节节寒、爵卿(《吴普本草》),香苏(《别录》),赤眼老母草(《唐本草》),赤眼(《品汇精要》),小青草(《百草镜》),蜻蜒草、苍蝇翅(《纲目拾遗》),鼠尾红(《台湾植物名录》),瓦子草(《中国药植志》),五累草(《南京民间药草》),六角仙草(《福建民间草药》),观音草、疳积草、肝火草、倒花草(《江西民间草药》),山苏麻(《贵州民间药物》),四季青、蚱蜢腿(《浙江民间草药》),野万年青、毛泽兰(《四川中药志》),屈胶仔、麦穗红(《闽东本草》),六角英、大鸭草(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六方疳积草(《江西草药》),蛇食草、水竹笋(《上海常用中草药》),麦穗癀、鼠尾癀(《福建中草药》),阴牛郎(《江苏药材志》)。

来源:该品为 爵床科 爵床属植物爵床Rostellularia procumbens (L.) Ness的全草。夏秋采集,鲜用或晒干。

采收贮藏:8至9月盛花期采收,割取地上部分,晒干。

炮制: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抢水洗净,稍润,切中段,干燥,筛去灰屑。炮制后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

药性论述

性味归经:微苦,寒。 味苦咸辛、性寒,归肺、肝、膀胱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截疟。用于感冒发热,疟疾,咽喉肿痛,小儿疳积,痢疾,肠炎,肾炎水肿,泌尿系感染,乳糜尿;外用治痈疮疖肿,跌打损伤。

①《本经》:"主腰脊痛不可着床,俯仰艰难,除热,可作浴汤。"

②《唐本草》:"疗血胀下气。"

③《本草汇言》:"解毒,杀疳,清热。治疳热r退小儿疹后骨蒸,止血痢,疗男子酒积 肠红。"

④《纲目拾遗》:"理小肠火。治小儿疳积,赤目肿痛,伤寒热症,时行咽痛。"

⑤《福建民间草药》:"解疔疮痈疽毒。"

⑥《四爪中药志》:"除风清热,止咳嗽。治风湿头痛及腰痛。"

⑦《闽东本草》:"退寒热,利水湿,截疟疾,疗淋疝,解烦热。"

⑧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消滞散瘀。治感冒发烧,咽喉肿痛,小儿疳积,乳痈,肝炎,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0.5~1两;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内服:煎汤,10~15g,鲜品30~60g;或捣汁;或研末。外用:鲜品适量、捣敷;或汤洗浴。

药理作用:抑菌试验表明:爵床素煎剂对金黄色葡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

用于外感发热、咳嗽、咽痛,可与蒲公英、白英、野菊花、枇杷叶等同用。可用于小儿肾炎水肿,可每天用鲜草一至二两,煎服,连续服用,肿退后,再根据辩证,服药调治。治疗疟疾,可单用该品一两(或鲜草三两),煎服,于疟发前3~4小时服下。对于疔疮痈肿,或扭伤肿痛等症,既可煎汤内服,又可捣烂外敷。

适合人群:孕妇慎服;脾胃虚寒者禁服。

过服亦克脾气、脾胃虚寒、气血两虚者不宜。

【۩相关文章】
© 2015-2016 vjvd.com All Rights cancer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