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道首页>>钩吻的药用价值

药用价值

编辑

全株有大毒,根、茎、枝、叶含有钩吻碱甲、乙、丙、丁、寅、卯、戊、辰等8种生物碱。供药用,有消肿止痛、拔毒杀虫之效;华南地区常用作中兽医草药,对猪、牛、羊有驱虫功效;亦可作农药,防治水稻螟虫。

当年神农尝百草,就是因为误尝断肠草而死。其实,此断肠草又名钩吻,它全身有毒,尤其根、叶毒性最大。此断肠草主要分布在浙江、福建、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省份,它喜欢生长在向阳的地方。

神农草堂的有关人士告诉记者,这株断肠草是花了三个多月才在山上被找寻到。

杨过用它解了情花毒,专家称断肠草确有显著的镇痛作用。《神雕侠侣》中,杨过因为中了情花毒而痛不欲生,幸亏情花园边的断肠草救了他。先不说小说中描写的断肠草是否是钩吻,就看他以毒攻毒就已经够神了。

赵敏告诉记者,能让人中毒的钩吻也有着医药价值。很早以前,断肠草就已经被人们认识并应用。“钩吻”毒素的作用机理主要表现在抗炎症、镇痛等方面,“钩吻”毒素有显著的镇痛作用和加强催眠的作用。“钩吻”的药用价值已在中国许多领域广泛应用。赵敏说,“钩吻”的成分用于治疗顽癣、疮肿毒、疥癣都一定疗效。

药材概述

钩吻还有一说是雷藤,同样的还有荔枝蒂、生豆浆等。雷公藤生于山地林缘阴湿处。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各地及西南地区。根秋季采,叶夏季采,花、果夏秋采。

【主治】:金疮乳滞,中恶风,咳逆上气,水肿,杀蛊毒。

【药材识别】

茎呈圆柱形,直径0.5~5cm,外皮灰黄色至黄褐色,具深纵沟及横裂隙;幼茎较光滑,黄绿色或黄棕色,具细纵纹及纵向椭圆形突起的点状皮孔。节稍膨大,可见叶柄痕。质坚,不易折断,断面不整齐,皮部黄棕色,木部淡黄色,具放射状纹理,密布细孔,髓部褐色或中空。

叶不规则皱缩,完整者展平后呈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4-8cm,宽2-4cm,先端渐尖,基部荐形或钝圆,叶脉于下面突起,侧脉4-5对,上面灰绿色至淡棕褐色,下面色较浅。

气微,味微苦,有毒。

【采制加工】

生于海拔500~2000m的向阳山坡、路边草丛或灌丛中。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全年均可采,切段,晒干或鲜用。

【性味归经】辛,苦,温,有毒。归心、肺、大肠、小肠四经。

【主治功效】破积拔毒,祛瘀止痛,杀虫止痒。镇痛;镇静;抗炎;散瞳;抗肿瘤;毒性。主治疥癞,湿疹,瘰疬,痈肿,疔疮,跌打损伤,风湿痹痛,神经痛。

【应用】

1.痈疮肿毒生断肠草1209,黄糖159。共捣敷患处。(《广西药用植物图志》)

2.风湿关节痛干断肠草309,防风69,独活39。共研粗末,用纸卷烧烟熏患处。(《广西药用植物图志)))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调敷;或煎水洗;或烟熏。

本品有剧毒,误服后极易引起中毒,出现眩晕、视物模糊、瞳孔散大、剧烈腹痛、口吐白沫、呼吸麻痹、全身肌肉松弛、胃肠出血等症状,甚至可引起死亡,故只作外用,禁作内服。

化学成分

钩吻的主要成分是生物碱,由其根中曾分离出7种单一的生物碱:钩吻碱子(koumine),钩吻碱丑(kouminine)即是钩吻碱(gelsemine),钩吻碱寅(kouminicine),钩吻碱卯(kouminidine),钩吻碱丙即是常绿钩吻碱(sempervirine),钩吻碱丁(koumicine),钩吻碱戊(koumidine);从茎中分离出钩吻碱子和常绿钩吻碱,从叶中分离出钩吻碱子、丑、丁和钩吻碱辰(kounidine)等。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从根中除分离出钩吻碱子、钩吻碱和常绿钩吻碱外,又得到:胡蔓藤碱甲(humantenmine),胡蔓藤碱乙(humantenine),胡蔓藤碱丙(humantendine),胡蔓藤碱丁(hu-mantenrine),阿枯米定碱(akuammidine),16-表伏康树卡平碱(16-epivocarpine),19-羟基二氢-1-甲氧基钩吻碱(19-hydroxy-dihydrogelsevirine),二氢钩吻碱子(dihydrokoumine),19(R)-和19(S)钩吻醇碱(kouminol)。从全株分得:N-去甲氧基兰金断肠草碱(N-desmethoxyrankinidine),11-羟基兰金断肠草碱(11-hydroxyrankinidine),11-羟基胡蔓藤碱乙(11-hydroxyhu-mantenine),11-甲氧基胡曼藤碱乙(11-methoxyhumantenine),胡蔓藤碱乙和丁,N-甲氧基九节木叶山马茶碱(Nmethoxytaberpsychine,N-methoxyanhydrovobasindiol),钩吻麦定碱(gelsamydine),钩吻精碱(gelselegine),11-甲氧基-19(R)-羟基钩吻精碱-methoxy-19(R)-hydroxygelselegine〕,19(R)-和19(S)-羟基二氢钩吻碱子hydroxydihydrokoumine),20-羟基二氢兰金断肠草碱(20-hydroxydihydrorankinidine),N-去甲氧基胡蔓藤碱乙(N-desmethoxyhumantenine),15-羟基胡蔓藤碱乙(15-hydroxyhumantenine),钩吻模合于碱(gelsemoxo-nine),钩吻内酚胺(gelsemamide),11-甲氧基钩吻内酸胺(11-methoxygelsemamide),19(R)-和19(S)-羟基二氧-1-甲氧基钩吻碱(hydroxydihydrogelsevirine),19(R)-乙酸基二氢-1-甲氧基钩吻碱〔19(R)-acetyldihydrogelsevirine〕,19(R)-羟基二氢钩吻碱〔19(R)-hydroxydihydrogelsemine〕,钩吻碱,1-甲氧基钩吻碱(gel-sevirine),19(Z)-阿枯米定碱,16-表伏康卡平碱。

毒理毒性

钩吻的主要毒性成分为钩吻素子、钩吻素寅、钩吻素卯等。其作用性质与北美钩吻中所含生物碱钩吻素甲、钩吻素乙相似,但毒力稍逊,钩吻素寅对家兔之最小致死量为0.8mg/kg。中毒之主要症状为呼吸麻痹,轻者呼吸困难,重者死于呼吸停止。致死量之钩吻素乙使动物呼吸停止后,心脏仍继续跳动,呼吸之抑制并非中枢性,去大脑或切断 迷走神经均不影响钩吻素乙对呼吸的抑制。麻黄碱、印防己毒素亦无显着解救作用。另一方面,对末梢性的神经肌肉装置,并无直接麻痹作用。钩吻素乙对连神经之离体膈肌,能抑制并停止其节律收缩,与在位膈肌之作用相同。呼吸停止后直接刺激膈神经,仍能引起膈肌收缩。此外,在动物中毒后,皆表现眼睑下垂、垂头、脚软、全身肌肉虚弱,故推测其作用在脊髓运动神经原之麻痹。

断肠家族

“断肠草”非专指一种药,雷公藤也是断肠草 ,而 在《中药大辞典》中断肠草还是以下品种的别名:

1 草乌头 毛茛科乌头、北乌头的根。有大毒。

2 黄堇 罂粟科小黄花堇的全草及根。有毒

3 紫堇 罂粟科紫堇的全草及根。有毒。

4 紫花鱼灯草 罂粟科刻叶紫堇的全草及根。有毒。

5 醉马草 豆科小花棘豆的全草。有大毒。

6 古钩藤 萝摩科古钩藤的根。有毒。

7 白屈菜 罂粟科白屈菜的带花全草。有毒。

8 山羊拗 夹竹桃科山羊拗的根、叶。有毒。

总而言之,断肠草是所有烈性毒药的总称。在医药界公认:断肠草就是钩吻。如果没有错,在金庸的《神雕侠侣》中杨过服的解情花毒的正是它。

断肠草的传奇色彩:中医药博物馆神农草堂在广州揭开面纱,据传能杀人于无形的断肠草也在人们面前。神农草堂有关人员告诉记者,神农尝百草的时候,尝的正是这种植物。而另有专家指出,在传统的中医药里,人服用以后马上有反应的毒性很大的草药都被叫做断肠草。

中医药博物馆——神农草堂在广州揭开面纱。一株极富传奇色彩的植物也展现在人们面前——它看似普通,据传却能杀人于无形。这便是人们所传的“断肠草”。

断肠草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植物?误服了它是否真能断肠?记者采访了多方专家,试图揭开此传奇植物的真面目。断肠草现身广州,相传正是毒死神农氏之物。

神农草堂展出的这株断肠草枝很光滑,叶子为对生的卵状长圆叶,开小黄花,花冠有些像漏斗的形状,花的内面分布着断肠草淡红色的斑点。神农草堂相关人员赵敏告诉记者,神农尝百草的时候,尝的正是这种植物。

文献考证

出自《神农本草经》。

1.《吴普本草》:秦钩吻,生南越山或益州。叶如葛,赤茎,大如箭,方根黄色。或生会稽东冶。正月采。

2.《南方草木状》:冶葛,毒草也,蔓生,叶如罗勒,光而厚,一名胡蔓草。

3.《雷公炮炙论》:钩吻治恶毒疮效。其地精杀人。采得后捣绞自然汁入膏中用,勿误饵之。

4.《别录》:钩吻,折之青烟出者,名固活,甚热,不入汤。生傅高山谷及会稽东野。

5. 陶弘景:五符中亦云钩吻是野葛,言其入口则钩人喉吻。或言吻作挽字,牵挽人肠而绝之。核事而

言,乃是两物。野葛是根,状如牡丹,所生处亦有毒,飞鸟不得集之,今人用合膏服之无嫌。钩吻别是一草,叶似黄精而茎紫,当心抽花黄色,初生既极类黄精,故以为杀生之对也。或云钩吻是毛茛,此本及后说参错不同,未详云何。

6.《唐本草》:野葛生桂州以南,村墟闾巷间皆有,彼人通名钩吻。亦渭苗名钩吻,根名野葛。蔓生,人或误食其叶者,皆致死,而羊食其苗大肥,物有相伏如此,若巴豆,鼠食则肥也。陶云飞鸟不得集之,妄矣。其野葛以时新采者,皮白骨黄,宿根似地骨,嫩根如汉防己,皮节断者良,正与白花藤根相类,不深别者,颇亦惑之。其新取者折之无尘气,经年已后,则有尘气,根骨似枸杞,有细孔者,人折之,则尘气从孔中出,今折枸杞根亦然。《经》言折之青烟起者名固活,为良,此亦不达之言也。且黄精直生如龙胆、泽漆,两叶或四五叶相对。钧吻蔓生,叶如柿叶。《博物志》云,钩吻叶似凫葵,并非黄精之类。毛茛是有毛石龙芮,何干钩吻。

7.《本草纲目拾遗》:野葛,人食其叶,饮冷水即死,冷水发其毒也。南人先食蕹菜,后食野葛,二物相伏,自然无苦。取汁滴野葛苗,当时菸死,其相杀如此。

8.《岭表录异》:野葛,毒草也,俗呼为胡蔓草,误食之则用山羊血解之。

9.《梦溪笔谈》:钩吻,《本草》一名野葛。主疗甚多,注释者多端,或云可入药用,或云有大毒,食之杀人。予尝到闽中,土人以野葛自杀或误食者,但半叶许入口即死。以流水服之,毒尤速,往往投杯已卒矣。予尝令人完取一株观之,其草蔓生,如葛;其藤色赤,节粗,似鹤膝;叶圆有尖,如杏叶,而尖厚似柿叶,三叶为一枝,如绿豆之类,叶生节间,皆相对;花黄细,戢戢然一如茴香花,生于节叶之间。《酉阳杂俎》言花似栀子稍大,谬说也。根皮亦赤,闽人呼为吻莽,亦谓之野葛,岭南人谓之胡蔓,俗谓断肠草。此草人间至毒之物,不入药用,恐《本草》所出,别是一物,非此钩吻也。

10.《纲目》:钩吻,虽名野葛,非葛根之野者也。或作冶葛。王充《论衡》云,冶,地名也,在东南,其说甚通。广人谓之胡蔓草,亦曰断肠草。入人畜腹内,即粘肠上,半日则黑烂,又名烂肠草。滇人谓之火把花,因其花红,而性热如火也。岳州谓之黄藤。按《岭南卫生方》云,胡蔓草叶如茶,其花黄而小,一叶入口,百窍溃血,人无复生也。时珍又访之南人云,钩吻即胡蔓草,今人谓之断肠草是也。蔓生叶圆而光。春夏嫩苗毒甚,秋冬枯老稍缓,五、六月开花似柳花、数十朵作穗。生岭南者花黄,生滇南者花红。

11.《植物名实图考》:自古言钩吻、黄精相似,无有指为断肠草者。《神农本草经》一名冶葛。冶葛,后人以为断肠草。毒草断肠,品非一种。《南方草木状》冶葛一名胡蔓草,不言即钩吻。自苏恭始以苗为钩吻,根为野葛,深斥陶说之非,谓其叶如柿,如凫葵,则即今岭南之大叶断肠草矣。沈存中《药议》,亦以钩吻为即断肠草,然又云断肠草人间至毒之物,不入药用,恐《本草》所出,别是一物,非此钩吻。

则存中未敢以钩吻、黄精相似之说,确然断为误也。《本草纲目》胪引断肠草以实钩吻,大抵皆集众说,非惟末见钩吻,盖亦未见断肠,凭臆订讹,遂以草之至毒者,惟岭南胡蔓一物矣。考《吴普本草》,钩吻或出益州。碧鸡、金马,开元后已沦南诏,苏恭诸人不识益州之钩吻固宜,医家于毒草不曾试用,展转致舛,亦无足怪。余至滇,遣人入山采药,得似黄精、玉竹者二草,其标识则曰钩吻、汉钩吻。钩吻叶如竹,与黄精同而矮小,叶生一面,花、实生一面,弃掷皆活,殆即雷斅所谓地精,俗云偏精,其偏者不止叶不相当而已。汉钩吻似玉竹,叶如柳、如龙胆草,而叶端皆反钩,四面层层舒叶开花,花有黄白者,亦有红者,盖陶说所谓当心开花,而雷说所谓毛钩也。乃召土医而询之,云黄精、钧吻,山中皆产,采者须辨别之,其叶钩者有大毒。然则钩之得名,非以其叶如钩邪?偏精有毒稍轻,形偏,则性亦偏矣。钩吻,《神农本草经》下品,相承以为即冶葛,今之断肠草也。询之闽、广人,云有大小二种,大者如夜来香叶,蔓生植立;小叶者如马兰,性尤烈。李时珍所谓黄藤,乃莽草根也。又云:滇人谓之火把花。盖即《黔书》所云花赤如桑椹者。同为恶草,非止一种。

由来典故

神农氏从小就聪明过人,经常帮助周围的人解决一些难题。相传神农有着一副透明的肚肠,能清楚地看见自己吃到腹中的东西,当他看到百姓因疾病而无药医治的时候,他的心里非常着急。为了寻找能解除群众疾病苦痛的药材,他常年奔走在山林原野间,遍尝百草,哪怕中毒也在所不惜。

神农一日而遇七十毒的说法也因此而广为流传,那一天神农看到一些翠绿的叶子而且有淡淡的飘香,于是摘下一片服下。可是意想不到的是,这片叶子通过他的腹内竟然将胃肠搽洗得特别清爽,于是神农就将这种叶子常常带在身边以便解毒之用。

自那以后只要毒草在腹中作怪,神农就立即吞些这种叶子,神农尝试了很多有毒的植物,都能化险为夷。直到有一次,神农在一个向阳的地方发现了一种叶片相对而生的藤,这种藤上开着淡黄色的小花,于是神农就摘了片叶子放进嘴里咽下。可是令他意想不到的是毒性很快发作,出现了一些不适之感。神农刚要吞下那种解毒的叶子,却看见自己的肠子已经断成一截一截的了,不多久,这位尝近无数草药的神农,就这样断送了自己的性命,因此这种植物也人们被称为断肠草。

【۩相关文章】
© 2015-2016 vjvd.com All Rights cancer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