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道首页>>灶马的蛛丝马迹之马

蛛丝马迹之马

编辑

  对成语“蛛丝马迹”的释义,《现代汉语词典》中只给出了其比喻义:“比喻查究事情根源的不很明显的线索”;而《汉语大词典》中则分别给出了其本义和比喻义:“蜘蛛的细丝,马蹄的痕迹。比喻隐约可寻的痕迹和依稀可辨的线索。”人们对这一成语的理解,也往往和这些词典中的释义相同。

  可只要仔细推敲、琢磨一下,我们就不难发现,《汉语大词典》中对该成语中“马 迹”一词的本义的解释是很难成立的。因为从事理上看,蛛丝(即蜘蛛吐的丝)的确是十分细微、非常不明显的,用其来“比喻隐约可寻的痕迹和依稀可辨的线索”自然是十分恰当和贴切的。但问题是,与昆虫类的蜘蛛相比,哺乳类的马可以称得上是庞然大物了,而且其蹄迹也往往是十分明显的,将其与细微“蛛丝”相提并论也是有悖常理的。依据常理,与“蛛丝”相提并论的应该是一种虫迹。清人夏敬渠在其《野叟曝言》一书的七十九回中不就有“蛛丝虫迹,屋漏蝙涎,不即不离,有意无意,其妙如何”这样的文字么?既然如此,二者又为何总是被人们同列并举呢?

  原来,成语“蛛丝马迹”中的“马”并不是指哺乳动物中的马,而是指一种与蜘蛛体形大小相近的小爬虫——灶马。

  关于灶马,宋人李 等所撰的《太平广记》第四百七十七卷《昆虫五》引唐人段成式《酉阳杂俎》卷十七《广动植之二·虫篇》云:“灶马,状如促织,稍大,脚长,好穴于灶侧。俗言:‘灶有马(注: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灶马”有时是可以被简称为“马”的),足食之兆。’”明人李时珍在其《本草纲目·虫三》中亦曰:“灶马,处处有之,穴灶而居。”

  而根据一些中医学典籍及现代昆虫学著作,我们亦不难梳理出这样的文字:灶马,俗称“灶鸡(子)”,属昆虫纲直翅目灶马科,体形比蟋蟀略小(雄虫体长约4毫米),外观像螽斯和蟋蟀的混合体,呈土黄色,头圆,后翅退化消失,前翅薄短,腹背驼状,后腿长,善于跳跃,并会发出“唧哩唧哩”的鸣唱,声音十分悦耳。旧时在农村人家烧锅做饭用的灶台上经常可以看到这种小东西,天气暖和时它们喜欢在灶外爬行,爬行时会留下一条条不很明显的痕迹(即成语“蛛丝马迹”中所谓的“马迹”),冬日躲于灶缝中取暖。灶马的干燥全虫还是一味中药,其性味辛、咸、温,入肺、脾二经;捣碎外敷,可治竹刺入肉,有拨刺消肿之功效。 □一苇

螽斯。从我自己看来应该是属于螽斯的螽斯是昆虫 “音乐家”中的佼佼者。螽斯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善于鸣叫,其鸣声各异,有的高亢洪亮,有的低沉婉转,或如潺潺流水,或如急风骤雨,声调或高或低,声音或清或哑,给大自然增添了一串串美妙的音符。

形态特征 螽斯也叫蝈蝈,又称哥哥,是鸣虫中体型较大的一种。体长在40毫米左右,侧扁。触角丝状,通常超过体长。覆翅膜质,较脆弱,前缘向下方倾斜,一般以左翅覆于右翅之上。后翅多稍长于前翅,也有短翅或无翅种类。雄虫前翅具发音器。前足胫节基部具1对听器。足跗节4节。尾须短小,产卵器刀状或剑状。栖息于树上的种类常为绿色,无翅的地栖种类通常色暗。

生物学习性 螽斯科为渐变态昆虫,一生要经历卵、若虫和成虫3个阶段。卵多产于植物组织中,或成列产于叶边缘或茎干上,一般不产在土中,若虫需蜕皮5-6次才能变为成虫。蝈蝈一年一代,成虫通常在7-9月为活跃期。成虫植食性或肉食性,也有杂食种类,多栖息于草丛、矮树、灌木丛中,善于跳跃不易捕捉。有时捉住了它的一条腿,它会毫不犹豫地"丢足保身",断腿逃窜。因此,当你去捕捉时一定要十分小心。雄虫脱皮后3-10天开始鸣叫,夏日炎炎,常引亢高歌,铿锵有力。天气越热,叫得越欢。谚语说:“蝈蝈叫,夏天到”。在我国的南北方均有它们“声”和“影”。在民间饲养广泛,深得爱好者的青睐。每到夏秋季节,大街小巷中常可见到骑自行车叫卖蝈蝈的小贩。

饲养方法 饲养蝈蝈并不难,它的食性很杂。在野外,主食植物的茎、叶、瓜果,偶尔也会捕食小型昆虫,甚至斗胆捕捉蝗虫。人工饲养极易,通常用竹丝笼、玉米秆、篾片编织笼为好,并悬挂于通风处,避免日光曝晒。因为它们有相互残杀的习性,故每笼一只,不能混养。在饲养中只要荤素搭配得当,一定会养得体壮善鸣。素食主要喂以柿子椒、南瓜花、葱、毛豆、丝瓜、甘蓝、芋艿、茭白、青菜等。荤食可用蛋黄、肉糜、肝粉等混合喂养。入冬以后,装人葫芦,贴身保暖,通常可以养到来年春节前后。将饲养笼挂在阳台或庭院向阳处,你便可以听到它响亮的鸣叫声,犹如身处大自然。

种类与分布 蝈蝈的种类很多,全世界已知约7000种。我国约有百余种,按地域分,南方统称"南哥",北方称"北哥"。按地区划分,则各地都有各自的称呼。如山东产的称"鲁哥"。北京产的称"燕哥",山西产的称"晋哥"。若按它们的成长期划分,端午节后出现的称"夏叫",声音低弱;立秋后10天出现的称"早叫",体型健壮,叫声洪亮;在晚秋出现的称"冬虫",叫声柔弱。如按它们的体色分,绿色而有光泽称"翠哥",绿色带白的称"白哥",或"糙白哥",紫红如铁者称"铁哥"。若按眼睛的颜色命名者,则有"红眼翠哥", "黑眼铁哥"等。若在野外捕捉的称"野虫",人工繁育者称"孵虫"或"坊虫"。

发音器官 螽斯发出的各种美妙的声音,是靠一对覆翅的相互摩擦形成的。它们的"乐器"长在前翅上:在左覆翅的臀区具一略呈圆形的发音锉,锉周缘围以较强而弯曲的翅脉,中间横贯一条加粗的翅脉作为音锉,音锉上有许多小齿;右覆翅上具边缘硬化的刮器,音锉与刮器相互摩擦,即可产生声音来,由于不同种类音锉的大小、齿数、齿间距都不相同,因而发出的声音也各不同。此外,翅的薄厚和振动速度也影响鸣声的节奏和高低。品种不同,发生的频率也不一样。频率通常在870-9000赫之间。整个夏天它摩擦前翅5000-6000万次。

螽斯为什么鸣叫 能够发出声音的只是雄性螽斯,雌性是"哑巴",但雌性有听器,可以听到雄虫的呼唤。雄虫通过发出自己独特的鸣声(声音通讯),借以寻找配偶,吸引同种雌虫前来交配,进行生殖活动。以此为目的鸣叫是一种多音节或单音节构成的唧唧声,称作"婚恋曲",雄虫往往能连续唱很长时间,并常会有几头雄虫同时高歌,雌虫闻讯赶来,一般选中歌声宏亮者作为自己的"恋人"。声音除了用来吸引异性外,还能起到自卫和报警的作用,当两只雄虫相遇时,便高唱"战歌",面对面摆好架式,摇动着触角,大有一触即发之势,双方只有后撤才会相安无事。如果周围出现异常或危险,螽斯便发出'警报',警告其他螽斯。

【۩相关文章】
© 2015-2016 vjvd.com All Rights cancer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