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道首页>>薯蓣的形态特征

形态特征

编辑

薯蓣山药[2];系缠绕草质藤本植物,茎通常带紫红色,右旋,单叶,在茎下部互生,中部以上对生,少为3片轮生;叶片卵状三角形至宽卵形或戟形,变异大,长3~9厘米,宽2~7厘米,顶端渐尖,基部深心形、宽心形或近截形,边缘常3浅裂至3深裂,中裂片卵状椭圆形至披针形,侧裂片耳状,圆形,近方形至长圆形。花单性,雌雄异株,成细长穗状花序,雄花序长2~8厘米,近直立,2~8个生于叶腋,偶呈圆锥状排列;花序轴呈明显“之”字形曲折;苞片和花被片有紫褐色斑点;雄花的外轮花被片为宽卵形,内轮卵形,较小;雄蕊6;雌花序1~3个生于叶腋。蒴果三棱状扁圆形或三棱状圆形,长1、2—2厘米,宽1、5~3厘米,外有白粉。种子着生于每室中轴中部,四周有膜质翅。花期6~9月,果期7~11月。

山药;原名:薯蓣(yù)始载《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原名“薯蓣”。山药之名始见于《本草衍义》。商品因加工方法不同,分为毛山药与光山药两种。拉丁语学名:Dioscorea opposita,别名:怀山药。英文名字:nagaimo,yamaimo,Chinese yam,Japanese mountain yam,Korean yam。《本草纲目》记载,薯蓣由于唐代宗叫李豫,为避讳而改为薯药,又因为宋英宗叫赵曙,为避讳而改为山药。山药是六味地黄丸的组成药物之一。

【۩相关文章】
© 2015-2016 vjvd.com All Rights cancer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