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道首页>>石鳖的品种

品种

编辑

分类

石鳖的种类很多,世界各地的海里都有分布。通常生活在海水盐度正常的岩岸或盐度较高的大洋底部,在有淡水流入的 河口区很少, 除了浅海岩石上生活的许多种类以外,也有少数种类生活在深海、有的种类附着在 海藻或共它动物的身体上生活。它们身体的颜色跟它们附着的物体或生物的颜色相似,是很好的 保护色。

红条毛肤石

体卵圆形,长27-33mm,宽16-21mm。体色变化大,多为灰绿色或青灰色。背腹扁平,头在冯下方,无眼及触角,有一短而下弯的吻,吻中为口,口内齿舌很长。背面中央突起,有呈覆瓦状排列的石来质壳片8块,暗绿色壳片中央具有3条红色色带。前端头壳顶部较光滑,边缘部分有低平粒状突起,腹面前方的嵌入片有齿裂5个。 近两端的壳片长宽略相近,中间的壳片略宽,峰部有纵肋,翼部有较大的颗较状突起,嵌入片的翼部位置具1个齿裂。尾壳片较小, 前缘中央微凹,后缘弧形,表面有颗料状突起,嵌入后区两侧各具1齿裂。在壳片的四周置有一圈外套膜,形成较宽的环带,呈深绿色,其周围相间布有18丛棘束。腹面平担,足扁而宽,几占整个腹面。足与外套膜之间形成一较狭的外套沟。沟中有鳃22-24对。鳃列长约为足长的2/3。 生殖孔和排泄孔位于外套沟稍后端。肛门位于足的后方。

函馆锉石鳖

体卵圆形,长22-35mm,宽12-19mm,背腹扁平,外表圭黄色或暗绿色,并杂有深色斑点。头壳片放射肋细密,甚多,嵌入片具15-19个齿裂。中间壳片中央部有显著的网状刻纹。翼部有5-7条放射肋。嵌入片每侧具2-3个齿裂。尾壳片 中央区的刻纹与中间壳片的网状相同,后区具细密的放射肋及环状纹,嵌入片具12-20个齿裂。周围环带窄,表面布满大小不等的鳞片。鳃35对,鳃列与足等长。

网纹鬃毛石

(MopaliaretiferaThiele)

身体呈椭圆形,壳片灰白色,杂有红色、绿色和褐色的斑点。头板半圆形,具有网状刻纹和10条颗粒的放 射胁。中间板的中央部有网状刻纹,翼部有2条粗大的、具有粒状突起的肋。尾板自壳顶向两侧各有1条突起肋,末端有一易燃明显的缺刻。环带土黄色, 周缘有1列大小均匀的刺,表面被有很多小型的刺和大型的鬃毛状棘。分布于中国福建东以北的沿海,生活在潮间带。

日本宽板石鳖

[Placiphorellajaponica(Dall)],壳板短而宽,较扁平。环带前缘特别宽,上面布有粗短的棒状棘,见于中国东南沿海潮间带的低潮区。

石鳖

花斑锉石鳖

[Ischnochitoncomptus(Gould)]体长圆形,壳板扁平,颜色多变化。头板有多数细小的放射胁, 嵌入片 具12个齿裂。中间板嵌入片每侧各具1个齿裂。尾板嵌入片具12个齿裂。环带窄。生活于 潮间带,是中国沿海习见的种。

朝鲜鳞带石鳖

[Lepidozonacoreanica(Reeve)],体呈椭圆形。壳板高,龙骨较发达,全体灰黑色。头板有16条由粒状突起联成的末端分叉的放射胁, 嵌入片有14个齿裂。中间板的中央部具有粒状突起的纵肋,翼部也有明显的粗肋数条,肋上有较大的粒状突起,嵌入片两侧各具2个齿裂。尾板中央区有纵肋,后区有放射胁,嵌入片具12个齿裂。环带窄,被以鳞片。鳃34对。生活于潮间带,为中国海滨习见种类之一。

日本花棘石鳖

[Liolophurajaponica(Lischke)],体长椭圆形,壳板褐色,环带上黑色和白色的棘相间排列,吾带状。 头板上有互相交织的细放射胁和生长纹;中间板具有同心环纹;尾板小。在8枚壳板中以第三板最宽。环带上着生粗而短的石灰棘。鳃数目多。见于中国东南沿海。

平濑锦石鳖

(OnithochitonhiraseiPilsbry),体呈长圆形,壳板花纹鲜艳,以第二板的长度最大。头板半圆形,布有放射状排列的壳眼, 嵌入片具有9个垂直的齿裂。中间板峰部三角形,翼部特别显著,前缘有3~4行壳眼,嵌入片每侧各具1个齿裂。尾板大,后缘有壳眼2~3行。环带表面生有微细的小毛,鳃32对。生活于潮间带,见于中国东南沿海。

眼形隐板石鳖

[Cryptoplaxoculata(QuoyetGaimard)]体蠕虫形,两端圆。壳板小,成体第1~4壳板相互连接,第5~8壳 板分离;幼小个体8枚壳板都互相连接。在前3枚壳板的周围有1圈黑色的棘,黑棘之外又有1圈白色的棘,形如眼状。环带特别发达,浅黄色,第3~4壳板之间和第5壳板的位置上,各有1条黑色色带。鳃28对。生活在 珊瑚礁间,见于中国 海南岛南端和 西沙群岛。

【۩相关文章】
© 2015-2016 vjvd.com All Rights cancer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