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道首页>>枳的植物学史

植物学史

编辑

命名来源

枳的名称,最早见于《 周礼》(战国后期约公元前三世纪)“橘逾淮而北为枳,……此地气然也。”也见于《 山海经》(战国后期作品,可能比《周礼》稍后)的北山经“北狱之山,多枳棘刚木。”《周礼》与《山海经》所称的枳,按其地理分布来说就是本志所理解的枳。直至公元九世纪以前,中国古代书册所载的枳,大抵都指同一植物从苏颂《 图经本草》(公元1061年)以至明、清两代各家本草所称的枳(包括枳实和枳壳),有时还指的是柑橘属某些种类,例如香橙,甚至是酸橙,绍兴校定《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公元1159年)与《 四部丛刊》影印金泰和甲子版两书中的汝州枳壳图都已公认为本志所理解的枳,至于绍兴校定本与甲子版的成州枳实图二者有些差别,但二者的果都是无毛的。有中国柑橘园艺学者的调查发现了成熟果变为无毛的枳的一个类型,因而就不能一概而论地说果无毛的就不是本志所理解的枳。据此,绍兴校定本的成州枳实图以其植株较矮小,枝曲折,刺粗而长,3小叶等特征不可能是 柑橘属植物,更不可能是香橙。至于甲子版的那幅图,除了它的叶不大象指状3出叶之外,也不能排除它不是枳。(当然是属于柑橘属植物的可能性较大)。有调查还发现了枳的常绿类型,以及具单小叶及2小叶的自然杂交枳类,使我们对于枳的生物学特性有了进一步了解。以前认为“冬不落叶”的,或“叶为单叶”(应该是单小叶)的都不会是枳的考证,值得重新考虑。

枸橘一名,始见于韩彦直《 橘录》(公元1178),至清吴其浚《植物名实图考》(公元1848年)为止,其间各家本草所称的枳与枸橘,有的是指柑橘属植物,有的是指枳属。李时珍《本草纲目》(公元1578年)中的枳,其插图显然是柑橘属植物,其文载所称的枸橘“树叶并与橘同,结实大如弹丸,形似枳实,而壳薄不香”,则很难说是枳属植物了。

各地称谓

属于枳原产地的局部地区—— 淮河流域一带,称枳为 枸橘,而湖南沅江及其他地区以及其他个别省、区则称黄皮 酸橙类为枳,也还有把香橙、香圆等叫做枳的,使得中药材的枳成为多种类化。虽然,枳的药材正品仍沿用本草的果制成,但商品药材因各地沿用习惯不同其种类亦各有异,大抵甘肃、湖南、广西、四川的部分地区多以酸橙作枳的代品;江西、广西、四川的部分地区以 柚作代品;江苏、江西、湖南的部分地区以香橙及香圆作代品;浙江则用酸橙、香圆、酸橙作代品;广东除用香圆外很可能还有 虎头柑(酸橙与柚的杂交种)代替,还有用甜橙幼果代替,称为“粤枳实”;福建部分地区也用甜橙类的果代替;云南则用 香橼代替。相反,也有用本种的果作它种中药的代品,如山西则用它代香橼;江苏部分地区用它作香圆或香圆皮的代品;四川以本种的果皮制品称为正青皮,或毛化红,或真青皮,以区别于用未成熟的红橘、柑或甜橙类的果皮制成的青皮,其实,后一类应属于 陈皮类。

中医分类

《 中药志》将枳壳区分为酸橙枳壳(亦称川枳壳或江枳壳);香圆枳壳(也称苏枳壳);绿衣枳壳(正枳壳)。这种分类法有待进一步探讨。

主要产物

枳实和 枳壳,本是同一植物。最初只有枳之名(见公元前约202年的《 神农本草经》),稍后始有枳实之名,自《 开宝本草》(公元974年)之后又多了枳壳一名,沈括《 梦溪笔谈》(公元1093年或稍前)附篇“补笔谈”卷三,‘药效’一节说:“六朝以前医方,唯有枳实,无枳壳,……后人用枳之小嫩者为枳实,大者为枳壳,主疗各有所宜”,此后,元、明、清各代本草都说枳实用嫩果制成,果皮较厚,内存种子(也有另说是除核的),它的药效是“性酷而速”(寇宗爽《 本草衍义》);枳壳是大果或半成熟的果制成,常将种子挖去,故中空而皮薄,它的药效是“性和而缓”。大抵幼果所含的药效成分较多且高,成熟果的生化成分已部分转化,此外,枳的种子含较多量的苦味物质,即富含黄烷酮甙类化合物,这些成分都与药性有关,也就是说,带种子或不带种子的药材,它们的药性应有差别。

【۩相关文章】
© 2015-2016 vjvd.com All Rights cancer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