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道首页>>病毒性肺炎的非典型肺炎

非典型肺炎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是由SARS冠状病毒(SARS一CoV)引起的一种具有明显传染性、可累及多个脏器系统的特殊肺炎,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命名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其主要临床特征为急性起病、发热、干咳、呼吸困难、白细胞不高或降低、肺部阴影及抗菌药物治疗无效。该病依据报告病例计算的平均病死率达9.3%。人群普遍易感,呈家庭和医院聚集性发病,多见于青壮年,儿童感染率较低。

病原体wHO把从SARS患者分离出来的病原体命名为SARS冠状病毒(SARS—as—sociated coronavirus,SARS—CoV),简称SARS病毒(SARS virus)。SARS病毒和其它人类及动物已知的冠状病毒相比较,基因序列分析数据显示SARS病毒并非为已知的冠状病毒之间新近发生的基因重组所产生,是一种全新的冠状病毒,与已知的三群冠状病毒均有区别,可被归为第四群。SARS病毒在环境中较其它已知的人类冠状病毒稳定,室温24℃下病毒在尿液里至少可存活10天,在痰液中和腹泻患者的粪便中能存活5天以上,在血液中可存活15天。但病毒暴露在常用的消毒剂和固定剂中即可失去感染性,56℃以上90分钟可以杀死病毒。

发病机制和病理SARS病毒通过短距离飞沫、气溶胶或接触污染的物品传播。发病机制未明,推测SARS病毒通过其表面蛋白与肺泡上皮等细胞上的相应受体结合,导致肺炎的发生。病理改变主要显示弥漫性肺泡损伤和炎症细胞浸润,早期的特征是肺水肿、纤维素渗出、透明膜形成、脱屑性肺炎及灶性肺出血等病变;机化期可见到肺泡内含细胞性的纤维粘液样机化渗出物及肺泡间隔的成纤维细胞增生,仅部分病例出现明显的纤维增生,导致肺纤维化甚至硬化。

临床表现潜伏期2~10天。起病急骤,多以发热为首发症状,体温常大于38℃,可有寒战,咳嗽、少痰,偶有血丝痰,心悸、气促,甚或呼吸窘迫。可伴有肌肉酸痛、头痛、关节痛、乏力和腹泻。患者多无上呼吸道卡他症状。肺部体征不明显,部分患者可闻及少许湿哕音,或有肺实变体征。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一般不升高,或降低,常有淋巴细胞减少,可有血小板降低。部分患者血清转氨酶、乳酸脱氢酶等升高。 胸部X线检查早期可无异常,一般l周内逐渐出现肺纹理粗乱的间质性改变、斑片状或片状渗出影,典型的改变为磨玻璃影及肺实变影。可在2~3天内波及一侧肺野或两肺,约半数波及双肺。病灶多在中下叶并呈外周分布。少数出现气胸和纵隔气肿。CT还可见小叶内间隔和小叶间隔增厚(碎石路样改变)、细支气管扩张和少量胸腔积液。病变后期部分患者肺部有纤维化改变。

病原诊断早期可用鼻咽部冲洗/吸引物、血、尿、便等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和聚合酶链反应(PCR)。平行检测进展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SARS病毒特异性IgM、IgG抗体,抗体阳转或出现4倍及4倍以上升高,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常用免疫荧光抗体法(IFA)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

诊断有与SARS患者密切接触或传染给他人的病史,起病急、高热、有呼吸道和全身症状,血白细胞正常或降低,有胸部影像学变化,配合SARS病原学检测阳性,排除其他表现类似的疾病,可以作出SARS的诊断。但需和其他感染性和非感染性肺部病变鉴别。尤应注意与流感鉴别,根据当时、当地流感疫情及周围人群发病情况,无SARS流行病学依据,卡他症状较突出,外周血淋巴细胞常增加,发病早期投以奥司他韦有助于减轻发病和症状,必要时辅以流感和SARS的病原学检查,可以帮助作出鉴别。

治疗一般性治疗和抗病毒治疗请参阅本节病毒性肺炎。病情重者可酌情使用糖皮质激素,具体剂量及疗程应根据病情而定,并应密切注意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和SARS的并发症。对出现低氧血症的患者,可使用无创机械通气,应持续使用至病情缓解,如效果不佳或出现ARDS,应及时进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注意器官功能的支持治疗,一旦出现休克或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应予相应治疗。

【۩相关文章】
© 2015-2016 vjvd.com All Rights cancer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