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道首页>>休克的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

编辑

休克  1、缺血缺氧期(代偿期)

  (1) 微循环的变化:

  ① 毛细血管前后阻力增加(前阻力增加为显著)。

  ② 真毛细血管网关闭 。

  ③ 微循环灌流减少(少灌少流)。

  ④ 动-静脉吻合支开放,使微循环缺血缺氧更为明显(灌少于流)。

  (2) 微循环障碍的机制

  ①儿茶酚胺增多:与休克有关的各种致病因素通过不同途径导致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使血中儿茶酚胺增多。兴奋机制各不一:

  Ⅰ、低血容量性休克、心源性休克:由于血压低,减压反射被抑制,引起心血管运动中枢及交感-肾上腺髓质兴奋,儿茶酚胺大量释放,使小血管收缩。

  Ⅱ、烧伤性休克:由于疼痛刺激引起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血管收缩往往比单纯失血为甚。

  Ⅲ、败血症:可能与内毒素有拟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有关。休克时大量儿茶酚胺大量释放,既刺激α-受体,造成皮肤、内脏血管明显痉挛,又刺激β-受体,引起大量动静脉短路开放,构成微循环非营养性血流通道,使器官微循环血液灌流锐减。

  ②血管紧张素Ⅱ增多。

  ③血管加压素增多。

  ④血栓素增多。

  ⑤内皮素、心肌抑制因子、血小板活化因子、白三烯等缩血管物质。

  (3) 休克早期微循环变化的代偿意义

  ① 自我输血:休克时增加回心血量的“第一道防线”。由于容量血管中的肌性微动脉和小静脉收缩,肝脏储血库收缩,使回心血量迅速增加,为心输出量的增加提供了保障。

  ②自我输液:休克时增加回心血量的“第二道防线”。由于微动脉、后微动脉和毛细血管比微静脉对儿茶酚胺更敏感,导致毛细血管前阻力比后阻力更大,毛细血管中流体静压下降,使组织液进入血管。

  ③血液重新分布:由于不同脏器的血管对儿茶酚胺反应不一,皮肤、内脏、骨骼肌、肾的血管α受体密度高,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较高,收缩更甚,而脑动脉和冠状动脉血管因α受体密度低而无明显改变,其中冠状动脉可因β受体的作用而出现舒张反应,使心、脑血流增加。

  2、瘀血缺氧期(可逆性失代偿期)

  (1)微循环的变化:

  ①毛细血管前阻力降低(后阻力降低不明显),血管运动现象减弱。

  ②真毛细血管网开放。

  ③微循环灌多于流(多灌少流)。

  ④血细胞(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的黏附或聚集,使微循环瘀血缺氧加剧。

  (2)、微循环障碍的机制

  ①乳酸增多:微循环持续的缺血缺氧,无氧酵解增强可使乳酸堆积。在酸性环境中,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对儿茶酚胺耐受性较差,而微静脉对酸中毒耐受性较强而松弛不明显,故引起多灌少流。

  ②组胺增多:可扩张毛细血管前阻力,和收缩毛细血管后阻力,加重微循环的瘀血状态。

  ③激肽增多。

  ④腺苷增多。

  ⑤目前认为白细胞的附壁与嵌塞使毛细血管后阻力增加的重要因素。

  (3)休克期微循环失代偿的后果:①心输出量的降低。②动脉血压急剧下降。③心脑供血减少。

  3、休克晚期(不可逆转期)

  (1)微循环的变化

  ①毛细血管前后阻力均降低。

  ②真毛细血管内血液瘀滞。

  ③微循环麻痹 (不灌不流)。

  ④广泛的微血栓形成。

  (2)微循环障碍的机制:

  ①血液高凝状态:由于微循环严重浴血,毛细血管内压及微血管通透性增加,可使血浆外渗而引起血粘滞度升高,血液呈高凝状态。这些变化在休克期(瘀血缺氧期)已发生,不过此期更为明显。

  ②内源性凝血系统激活:严重酸中毒以及败血症休克时内毒素入血,可使血管内皮细胞受损,激活Ⅶ因子而启动内源性凝血系统。

  ③外源性凝血系统的激活:组织创伤可使大量Ⅲ因子入血(白细胞内亦含大量Ⅲ因子)而激活外源性凝血系统。

  ④血细胞受损:抢救休克时,若输血错误(>50ml),由于红细胞大量破坏,释放出的红细胞素(主要是磷脂和ATP)可引起DIC。(还没很有体会,做个记号。)

  (3)微循环变化的后果:

  ①出血。

  ②多器官功能衰竭。

  ③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

© 2015-2016 vjvd.com All Rights cancer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