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道首页>>地耳的简要介绍

简要介绍

编辑

地耳,学名叫“普通 念珠藻”,别名很多,有的地区称作石木耳、地软、地木耳、 地皮菜、野木耳、地见皮、 地钱、岩衣,也有人称作天仙菜、绿菜等;《 本草纲目》上叫“地踏菰”,《 养小录》中称“地踏菜”,《 野菜博录》谓“鼻涕肉”;还有个富于诗意的名字,叫“葛仙米”。据《本草纲目拾遗》解释:“晋葛洪隐居乏粮,采以为食,故名 葛仙米”。但一般人都把葛仙米混同为地耳,实际上真正的葛仙米却与地耳同类而不同种。葛仙米生活在水田中,十分稀有珍贵,

其价值千倍于地耳。每公斤国际市场售价1200~1500元人民币。除 非洲有产而外,国内湖北鹤峰县、浙江开化县有出产。地耳还有个怪名叫雷公屎,因其出现在雷雨之后,故名。还因为它是在河滩或山坡草地里生长出来的,故又称草耳。它生于地上,形似木耳,色似木耳,故谓之地耳。其肉质薄于木耳,做菜容易入味,口感松软脆嫩,是一种集美味、营养、功能与一体的充满山野风味的佳蔌。

地耳是 念珠藻属的一种,藻体自由生长,最初为球形,其后扩展成片状,大可达10厘米,状如胶质皮膜,周边部分较牢固,褶叠或波状,颜色为暗橄榄色、茶褐色、极少为鲜蓝绿色,干后呈黑褐色或黑色。藻丝卷曲,仅在群体周缘的藻丝有明显的胶鞘,黄褐色,厚而有层理,并在横隔处收缢。细胞为短腰鼓形或近球形,4.5~6微米宽,长略大于宽,橄榄绿色。异形胞球形,7微米宽。 孢子少见,比营养细胞大,卵球形,6.5微米宽,7~9微米长,胞壁平滑无色。

食用藻类。

【۩相关文章】
© 2015-2016 vjvd.com All Rights cancer Reserved.